曾经靠挖煤富了口袋,后来靠乐团富了脑袋,现在转型搞起乡村生态旅游。昔日的采煤塌陷地变成了如今碧波万顷的湿地公园,背后是一个小村庄的生态转型历程……(4月21日,人民日报) 马庄村地处徐州贾汪区,这里因煤建城,是江苏乃至华东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当时允许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开办煤矿”,当地村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以发展煤矿事业提高村民的收入。随着村民的收入增加,大家口袋鼓了,“没事赌博耍钱,喝多了酒闹事,甚至违法犯罪,左邻右舍,婆媳妯娌,纠纷不断。” 富了口袋,再富了脑袋才是真的富。为了改变现状,村支书孟庆喜决定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让富了腰包的村民们,再富脑袋。为此他创新了工作方式,给村里每户建立了档案积分制,年底开展“马庄十佳”评选活动,评出“身边好人”“新时代好青年”“最美家庭”,树立典型,提高大家的荣誉感,以此来激发大家的参与性。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村里的经济也是一天比一天好,有自8个省份26个县市的800多人来村里就业。 随着煤矿事业的快速发展,给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打下了基础。但从长远看,污染是个问题,肯定得转型。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才是长久发展之道。为此孟庆喜又带领村民们搞起了生态旅游,先整修房屋、河道,打造环村水系,再把闲置房改民宿,吸引能人返乡创业。在他的带领下马庄村成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家都吃上绿色饭。 马庄村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发展的模式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随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想在心中,要和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要用心为民办事,尽心为民谋利。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工作目标,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作者: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