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回复: 0

[已推搜狐] 纠偏基层作风需要“对症下药”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56

主题

0

回帖

282

积分

记者

积分
282
发表于 2018-10-16 13: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鸿蛾村党总支书记徐宝民、村委会主任王秀钧扶贫工作失职失责。”“淮北市烈山区农水局、烈山镇政府、区环保局治理化家湖饮用水水源污染不担当、不尽责。”……前不久,安徽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在当地引起震动。(10月1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不可否认,在当下的基层工作中,最广受诟病的便是基层的作风不实。如果基层拥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则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而实际上一些不实作风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严重影响了全体干部队伍的形象。安徽省为了纠偏基层作风,开展作风建设大排查大调研,从而可以对症下药开“处方”。
基层作风的好坏,不是朝夕之间形成的,自有其不可忽视的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诸如,不担当、不作为,可能是因为当地的党风政风倾向有问题,如果当地党委政府没有真正构筑起为干部干事创业的坚强后盾,没有支持干部主动作为,反而长期存在“做多错多”的情况,让那些干事者流血流汗又流泪,那这样的不作为也就不足为怪了。纠偏基层作风需要去倾听基层干部都在想什么,在干什么,搞清楚为什么会出现不作为现象,弄明白不作为的原因在哪里。唯有如此,才能够构筑起主动担当、勇于担当的氛围。
安徽向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亮剑,开展以“查问题、出硬招、改彻底”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大排查大调研活动的一个成果。该省纪委监委组织3个调研组赴16个省辖市、32个县(市、区)、64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共召开48场座谈会,与机关干部、企业负责人和群众代表进行个别访谈640余人次。从这些“一线听音”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来自于文风会风、检查考核、调查研究、服务群众、履职担当、决策部署方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是“病灶”,只有找准了根源,才能够精准把握问题“靶心”。
纠偏基层作风,需要“对症下药”。如果是上级部门制度规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落实;如果是干部缺乏内生动力,需要从干部教育培训入手;如果是选人用人体制机制有问题,需要从选人用人导向入手,才能够让更多的党员干部能够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晏一琳)






上一篇:基层干部要打好乡村振兴的“组合拳”
下一篇:笃行前进 争做服务群众“孺子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4 19:41 , Processed in 0.21552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