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语”近人》汲取家风营养 本集集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典故来切入主题。(10月12日《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常引用有关家风的典故,让人如沐春风。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修身齐家,增益其所不能,而后才具备治国平天下的素质。现实中,极个别党员干部思想、生活和工作作风败坏,自我约束不严,家风不正,不重视对家人的管教,有的危害着党的肌体的健康,需要广大党员干部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自觉以优良家风涵养优良作风,严以修身、管好身边人,带动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没有国哪来家,没有家哪来国。国家的强大需要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力量凝聚起来,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也需要国家的守护。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否强大,是否有前途,可以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看出来。文明的国家必然以文明的家庭支撑,崇尚文明的家庭和社会必然凝结成拥有深厚底蕴的国家文明。从古代先贤到近现代的杰出人物,莫不重视树立良好家风,莫不重视对家人的管束、对子女的教育。从孔子家训到郑氏家规,再到红色革命家庭的家规的传承,无不是在镌刻家风的文明内涵,无不是在积淀国家的文明根基。 “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树立家风,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唯在“以义方”“以道”,须讲究方式方法,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案例中,不乏因身边人、家里人违纪犯法而落马的贪腐官员。有的官员的子女管教无方,子女不成器,就利用“权力网”“人情网”为子女的发展“铺路”,甚至让子女、亲戚充当自己不法利益的“白手套”;有的官员平时严以律己、两袖清风、为人正直,但不过问家事、不关心家人、不重视家教,对于被配偶、子女、亲朋利用“权力”大旗开展非法牟利活动毫无知觉,以致“祸起萧墙”。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良好家风的树立及传承,不仅有利于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家人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利于领导干部自己和家人在事业上的发展。家风败坏,毁掉的不仅仅是领导干部个人的政治前途,也会毁掉整个家庭及家人的前途和名誉。良好家风的形成,不在一朝一夕之间,贵在持之以恒地崇文尚德、言传身教;关键在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带头引领作用;重在传承,传承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中的精华,让重家庭、重家教、重家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焕发家风的力量,推动健康、昂扬、朴实的民风、社风和国家精神风貌的形成。 作者:伍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