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5|回复: 0

[已推搜狐] 从《平“语”近人》汲取家风营养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05

主题

0

回帖

1642

积分

记者

积分
1642
发表于 2018-10-16 13: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平“语”近人》汲取家风营养
本集集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典故来切入主题。(10月12日《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常引用有关家风的典故,让人如沐春风。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修身齐家,增益其所不能,而后才具备治国平天下的素质。现实中,极个别党员干部思想、生活和工作作风败坏,自我约束不严,家风不正,不重视对家人的管教,有的危害着党的肌体的健康,需要广大党员干部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自觉以优良家风涵养优良作风,严以修身、管好身边人,带动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没有国哪来家,没有家哪来国。国家的强大需要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力量凝聚起来,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也需要国家的守护。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否强大,是否有前途,可以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看出来。文明的国家必然以文明的家庭支撑,崇尚文明的家庭和社会必然凝结成拥有深厚底蕴的国家文明。从古代先贤到近现代的杰出人物,莫不重视树立良好家风,莫不重视对家人的管束、对子女的教育。从孔子家训到郑氏家规,再到红色革命家庭的家规的传承,无不是在镌刻家风的文明内涵,无不是在积淀国家的文明根基。
“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树立家风,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唯在“以义方”“以道”,须讲究方式方法,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案例中,不乏因身边人、家里人违纪犯法而落马的贪腐官员。有的官员的子女管教无方,子女不成器,就利用“权力网”“人情网”为子女的发展“铺路”,甚至让子女、亲戚充当自己不法利益的“白手套”;有的官员平时严以律己、两袖清风、为人正直,但不过问家事、不关心家人、不重视家教,对于被配偶、子女、亲朋利用“权力”大旗开展非法牟利活动毫无知觉,以致“祸起萧墙”。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良好家风的树立及传承,不仅有利于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家人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利于领导干部自己和家人在事业上的发展。家风败坏,毁掉的不仅仅是领导干部个人的政治前途,也会毁掉整个家庭及家人的前途和名誉。良好家风的形成,不在一朝一夕之间,贵在持之以恒地崇文尚德、言传身教;关键在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带头引领作用;重在传承,传承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中的精华,让重家庭、重家教、重家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焕发家风的力量,推动健康、昂扬、朴实的民风、社风和国家精神风貌的形成。
作者:伍果





上一篇:做好小细节,杜绝大危害
下一篇:用尚行敏行力行践行“实践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5 04:11 , Processed in 0.258949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