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好坏,直接影响用人生态,影响干部队伍状态。政治生态清明,选人用人就会风清气正,干部队伍就人心顺、正气足。同样,选人用人风清气正,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能够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本报记者近期分赴重庆、山西、云南等地调研,干部群众普遍反映,从严刷新吏治、净化选人用人风气,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10月15日,人民日报)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十九大报告用近一页篇幅讲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将选人用人放在党和政府事业的关键位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加强政治历练,提振精气神。政治关是首关,首关不过,其他莫论。曾经一度被定性为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重灾区的吕梁,违规用人、带病提拔等政治生态问题屡见不鲜,吕梁市委根据时间用“九查”来落实硬约束、硬要求、硬杠杠,在政治关中树立好“关卡”,让吕梁的政治生态焕然一新,让干部得以历练。吕梁的变化只是起点,干部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善作善成,不断强化政治标准,严格教育管理,突出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注重抓早抓小,“厚植”良好政治生态“土壤”。
结合严管厚爱,促素质立身。为政之本,唯在任贤。政治生态直接关系到干部的为政行为,运用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才能不断激励干部,对触碰法律、纪律红线的要坚持“纠正”原则,对改革创新、担当作为中符合容错纠错政策的失误与过失的要坚持“包容”原则,合理、合规运用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锤炼出政治过硬、作风扎实、廉政自律、敢于担当的干部,以砥砺前行的奋斗姿态,不断维护好政治上的绿水青山。(黄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