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天平的两端,一边装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边摆着现实困难,这其中的协调、平衡与治理,很考验能力与智慧。事实也证明,只有面对问题、有效沟通,才能真正疏导情绪、解决问题。(10月16日人民日报)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问题错综复杂,尤其是民生问题,更牵动着广大群众的神经,要如何妥善的解决问题,考验着我们的干部。解决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直面问题,干部要有直面问题的决心和解决问题的担当。 直面问题,干部要端正工作态度,群众呼声是干部工作的动力和工作的落脚点,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时,要敢于面对问题,不能因为触及矛盾就回避;干部要揣着问题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对问题不绕道,总结经验教训,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直面问题,干部要心有群众,只有心系群众,才能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做到事事有回音,干部要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 直面问题,干部要勇于担当,面对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解决问题的根本还需要干部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开展工作的勇气和决心,攻坚克难,干部要提振精气神,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敢于挑最重的担子,解决问题时做到“不退、不拖、不躲”。 直面问题,干部要全力以赴解决问题,勇于担当不是空口号,不是停留在口头而是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党员干部应当奔赴问题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应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不推诿,以实干精神解决问题。(苏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