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林木 于 2018-10-16 09:02 编辑
从一名“明辨笃行”的党员做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引用了这句古文。2018年10月14日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七集以“绝知此事要躬行”为题,集中阐释了习近平主席的实践观。 明辨,就是要清晰的分辨是非。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漠视自己的身份,听到社会上流传的有损党的形象的言论,不抵制、不批评,人云亦云,甚至津津乐道、调侃没完,还有的党员转发带有损党形象的短信,传播诋毁党的段子。虽然说现在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但轻信、传播谣言,不但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更与我们党的政治纪律格格不入。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如果党员带头诋毁党的形象,那影响的不仅仅是党的形象,更直接影响这个党员的人格和党性,因为这让老百姓看到这个党员是表里不一、阳奉阴违之流,更让人瞧不起、看不上。 作为一名党员,抵制和批评社会上流传的诋毁、歪曲、污蔑党的形象的言论,阻止有损党的形象的行为,是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为这些言论和行为,伤害的是党的形象,对于群众的误解,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面对损害党的形象的任何言行,每个党员都要坚决站出来纠正抵制,理直气壮维护党的形象,旗帜鲜明表述自己的立场,纠正一些错误事实,消除一些人的认识偏差。这既是党性修养的具体体现,也是群众工作能力水平的检验。 笃行,就是要切实地实行。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在近年来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基层单位待遇低、工作繁琐、辛苦,不愿到基层工作;有的党员干部即便自愿到基层就业,其目的也仅仅是解决暂时的生活困难,并不是真正想到基层有一番作为,为此不愿意弯下腰来、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干工作。 倾听百姓的呼声,了解百姓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是党执政为民的基石。作为一名党员,只有弯下腰、沉下心来,在工作中磨炼学习,发挥自己所长,让自己所学在实践中转变成真正掌握的技能,竭尽自己的所学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才可以真正的实现自身的价值。(杨桂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