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些“迎检”多一些实干 “上有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经常深陷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中,无法抽身、应接不暇。特别是在年终岁末,上级机关验收材料的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基层干部加班加点准备材料成为家常便饭的事情,为应对各项检查可谓是劳心劳力。考核迎检工作完全异化为形式主义做派,基层干部将时间花在“迎检”上,却少了实干的精力和时间。 党和国家关注基层各项事业的发展,因而基层向来是各级检察的重点区域。考核迎检本身是一项常规工作,考核基层干部的工作时效,掌握基层发展最新动态。但是近年来随着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的考核,却让原本的迎检工作变了味道。作为迎检专业户,基层干部已经被训练的能够编造各类迎检材料,完成不切实际的评估问卷,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应付检查上,将为民服务的本职工作搁置起来。 各部门理应抓住重要矛盾,杜绝形式主义,减轻基层干部的迎检负担。杜绝以材料为上,打破仅仅围绕材料考核基层工作的标准,在精美工整的材料也不能代表实际工作的成效。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基层的工作环境不比机关单位,有的地方可以说条件艰苦。在基层做好让群众满意、高兴、答应的服务工作才是硬道理,为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干事创业、服务群众、造福百姓。 此外让检查有针对性,避免检查扎堆形成“高峰拥堵”。明确检查目标和考核目标,注重考核的实效性内容,杜绝流于形式和过场。基层干部不做无用功,降低检查频率,提升检查效率。各部门之间加强信息联动,让信息多跑路,人员少费力。避免年终扎堆检查,减轻基层干部压力,将突击迎检、突击搞花架子、突击搞新式主义扼杀在摇篮中。缩短各项工作考核的时间段,不拉长战线注重平时用功。 基层迎检工作不可背离为民服务的初心,不要变了味道,偏了方向,还基层干部多一些时间,让基层干部少一些“迎检”多一些实干,有更多的精力实现好群众所盼所望。 (作者:陆晚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