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近日发出通知,正式批准平山县等25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消息传来,平山县西柏坡镇党委书记陈东亮倍感振奋:“脱贫是对老区革命先辈们最好的告慰,我们将以脱贫‘摘帽’为新的起点,继续苦干实干,努力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10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总面积为 16440 平方米,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作为我国革命圣地之一,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然而,和大多数革命老区一样,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向来都很差,导致处于深度贫困状态。 在脱贫攻坚路上,就是要多些制度措施,让这些革命老区脱贫“摘帽”,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让当地的贫困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所带来的喜悦。 奏响脱贫“摘帽”好声音,需要有不脱贫不收兵的决心。平山地处太行山东麓,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集老区、山区、库区、贫困区“四区合一”的特殊县份。截至2015年底,全县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村260个、贫困人口40126人。当地党委政府为了答好脱贫攻坚这道时代考题,把最好的干部派到扶贫一线,不脱贫,不收兵。为确保脱贫质量,平山还建立了脱贫攻坚信息动态管理平台,对贫困群众逐户甄别,逐户分析致贫原因,然后精准施策。可以说,这些政策措施,厚植了当地脱贫“摘帽”的根基。 奏响脱贫“摘帽”好声音,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作为革命老区,平山县把扶贫开发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统筹推进,构建起精准脱贫产业支撑体系,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建立了有1013个项目的脱贫攻坚项目库,全县260个贫困村,村村谋划发展了主导产业。正是这些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精准对接社会资源,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革命老区的发展中,为当地注入了发展能量,也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感受到了助力。(晏一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