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7|回复: 0

盼疫情早点结束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244

主题

12

回帖

6297

积分

记者

积分
6297
发表于 2020-3-20 08: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盼疫情早点结束
唐剑锋
憋了两个月的人们,听到公布连日疫情零增长的消息,有点欢呼雀跃。然而,却不能让我们在胜利的喜悦中,高枕无忧,忘记了疫情会反弹的危险;盲目乐观,甚至会在胜利的最后时刻不设防,这可能比疫情来势汹汹更可怕。有人说过:忘记了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
据《潇湘晨报》报道:3月12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41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发布会邀请省卫健委、省科技厅以及相关医院负责同志参加,钟南山院士出席。钟南山院士介绍,“目前国内很多省都是已经是零增长了,在国内高度联防联控机制下,疫情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这是举国上下共同努力取得的结果。
钟院士表示:“现在主要问题就是国外输入病例了。往往看起来并不是有很多的症状,是在检测和隔离过程中发现,很多都不一定有发烧的征兆。这些输入性病例50%都没有发烧,就是咳嗽啊类似感冒的症状,结果进入中国后,经过核酸检测才发现患病。”钟院士表示,“此前自己评估疫情能在在6月得到控制,是基于各国采取积极举措的情况下作出的评估,但如果有的国家对其危害性和传染性认识不到位,结束时间可能还会延长。”钟院士的意思是:虽然我们抗疫的胜利在望,疫情结束时间还不确定,疫情防控工作仍面临新的挑战。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近期在通报最新疫情情况时,每次都要忠告:“零增长不等于零风险”。3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说,“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各项防控工作。”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零增长并不等于零风险,中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仍面临反弹的压力,不能盲目乐观,还有卷土重来的风险。”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说:零增长不代表“拐点”到来,警惕一松,功亏一篑。
谁不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谁不希望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谁希望老是憋在家里?在我们中国,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叫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豆腐是一道美食,热着的时候更好吃,可豆腐表面尝起来不太热,但里面却非常烫,这时候如果直接放到嘴里,咬开后会烫坏口腔,更有性子急的人直接咽下去,这会对食管造成损伤。吃豆腐要先夹开,等里面和表面温度相同了,再小心翼翼放到嘴里慢慢咀嚼,才能安全品尝豆腐的美味。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话,看起来朴实无华,却孕育着深刻的内涵与道理。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豆腐热的时候好吃,却不能心急,要等晾凉了,一口一口慢慢地吃,否则会被烫伤。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鲁莽性子急,都不要急于求成,都不能急功近利,要不然即使好的事情也会变得很糟糕,即使“煮熟的鸭子也会飞走”。况且,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还知之甚少,任何麻痹和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虽然“我国本轮疫情高峰已过”,却不是“喝庆功酒”的时候。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指出:“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这正是面对疫情的科学态度。”不要只看本土疫情零增长,还有看输入病例不断攀升,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仍是“最吃劲时候”,不可懈怠时候,劲可鼓不可松时候。
不骄不躁,不急不慌,保持理性,不对到嘴的“热豆腐”垂涎三尺,我们才能将好吃可口的“热豆腐”吃到嘴。越渴望疫情早日结束,越是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越是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越是要有危机感;这样,疫情才能早日结束,危机才能从我们身边走远。






上一篇:关爱疫情防控一线战士,争取疫情防控工作早日取胜
下一篇:关爱疫情防控一线战士,争取疫情防控工作早日取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6-27 01:12 , Processed in 0.627168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