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坐看云起 于 2018-10-12 15:32 编辑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10月9日,光明日报) 接地气,有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典,而如何让经典之谈更大众化,就需利用综合手段,让那些经典之词接一接地气,在新样态中诠释传统经典,在娓娓道来中展现经典魅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文章中常常 运用典故,而且善于运用典故,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夫子到毛泽东,旁征博引、推陈出新,用典故的形式把许多深刻的道理作以生动的阐释,意味深长、富有启迪。有底气,更有人气。将高大上的主题“宣传”嵌入充满灵气的节目中,就能吸引观众,“拽”住观众的眼睛。 习近平总书记乐于用典、善于用典体现了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正如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到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进步,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涵着丰富的治国理政、修身立德、哲理思辨等等智慧,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中国思想体系和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办好中国的事情、解决好中国的问题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不能因时代不同而割裂历史、割裂传统,那无异于削足适履,只能失败。用典,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无论发表重要演讲还是在一些座谈会中,乃至与老百姓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总能娴熟使用经典用语,达到信手拈来的地步。不难看出,总书记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不是浮在表面上,而是融入血液中,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启发,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向总书记学习,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当成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融入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只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能更深入地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带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一言以蔽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从“平‘语’近人”中,我们既要读懂总书记的深沉情怀,更要见贤思齐,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文\宏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