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打老虎的花花 于 2020-3-5 08:55 编辑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江是典型的“插花式”贫困地区,目前仍有2829户6168人未脱贫。德阳市提出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让“周玉明们”实现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3月4日。四川日报)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一刻不能放松的任务,是必须获取全胜的任务,也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攻坚态势,坚持不懈把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第一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思想不松、干劲不减,一仗接着一仗打,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实现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思想上要更警醒。脱贫攻坚工作捷报频传,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县实现摘帽。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攻坚路上仍然面临着艰巨任务,特别是在当前疫情的影响下,任务更紧迫、压力更大,各项工作都需要抢时间、抓进度、往前赶,没有任何退路和缓冲余地,丝毫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懈怠思想,以收官之年应有的态度、力度和行动来推进工作,牢牢把握脱贫攻坚主动权。 行动上要更坚决。脱贫攻坚取得的任何成绩都离不开各地各行业党员干部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关注好贫困群众、特殊群体,我们要把脱贫攻坚的底数情况摸得更透,尤其要把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搞精准、搞清楚,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分类施策、精准施策,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作风上要更严实。脱贫攻坚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想打赢这场攻坚战、啃下这块硬骨头,没有严明的纪律和严实的作风是肯定不行的。因此,我们既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干,又要加强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的执纪问责,为脱贫攻坚工作创造良好氛围环境,激励党员干部在脱贫一线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取得群众普遍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绩。 作者:花仕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