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这对进一步完善我省干部队伍梯次结构,提高干部队伍质量,为治蜀兴川事业提供生力军具有重要意义。(10月9日,四川日报)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也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由此可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唯有抓好能力培训及实践锻炼、改变考核及选拔任用方式、创造工作氛围及制度保障,才能走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三步棋。
抓好能力培训及实践锻炼,让干部“会为”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起步之棋。为提升干部解决问题的专业素养,抓好能力培训必不可少,干部要敢于突破旧观念、旧思想和旧理论的束缚,做到在业务培训中大胆探索,勇于开拓,敢于思考;同时也要定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一线挂职锻炼,杜绝纸上谈兵,让干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让干部“会为”。
改变考核及选拔任用方式,让干部“想为”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定调之棋。古人云:“所谓才者,须在德才两端。德才兼备者是谓全才,有德不才者是谓庸才,无德无才者是谓蠢才,有才不德者,是谓诡才。”当下应改变考核及选拔任用方式,将选人、用人透明化,一方面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另一方面也要将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做为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政治品德考核,对干部实施不定期考核,让干部“想为”。
创造工作氛围及制度保障,让干部“敢为”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制胜之棋。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必须冲破旧的观念束缚,创造有利于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良好的关心关爱、宽容失败的工作氛围有助于干部心无旁骛,全力扑在工作上;同时为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提供坚强制度保障,解除有为敢为的后顾之忧,提高为官有为、大胆作为之人的积极性。建立促进为官有为的长效制度,树立有本事、敢担当、有作为的标杆,让干部“敢为”。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这盘棋局讲究步步为营,出奇制胜,最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要想走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这三步妙棋,需要走的稳,更要走的真。只有共同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共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努力拼搏,才能成为新时代有担当有作为的人。(作者: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