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网瘾问题”得重视 如今,各种手机游戏层出不穷,青少年沉迷其中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过去这一直被认做是城市病。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智能手机、4G网络在农村地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开始沉迷于手机游戏,直接影响到了农村青少年的学业与成长。(10月11日 央视网)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村父母愈来愈多,留守儿童更是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大群体。而加之如今网络发展迅速,留守儿童沉迷于网络事件层出不穷,为留守儿童造成心理及生理的不健康影响严重。由此,关注留守儿童“网瘾问题”是目前各界重视留守儿童的当务之急。 孩子“网络成瘾”,家长得反思。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的父母,总想以各种物质给予补偿孩子心灵的空缺。可殊不知,为孩子买手机,给孩子尽可能多的零花钱等方式,是为孩子接触网络提供了物质条件。再者,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为孩子提供心理满足的重要方式。对于缺少陪伴而产生孤独的孩子来说,只能从网络寻找慰藉,最终沦为“网瘾少年”。于此,家长应当在闲暇之余,多陪伴于孩子身边,了解孩子的心里所想,心中所需才是解决留守儿童“网瘾问题”的根本。 留守儿童“网络问题”,政府得解决。经济发展不协调,城市农村资源分布不平衡,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本已使国家与政府“头疼”,留守儿童 “网瘾问题”无疑给国家与政府伤口上撒盐。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国家与政府殷切希望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但如今网络的普及,让孩子,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嗜网成性”,难免造成生理及心理偏执的结果。对此,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严格管控“网游”信息及“网游”销售,禁止开放给未成年人,还儿童一个阳光的童年。 李克强总理曾说:“必须依法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落实基层政府、村委会和学校等的安全管理、监督、教育等责任,切实把保护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责任落到实处。”关爱留守儿童,不只是关心他们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心理诉求。重视留守儿童“嗜网”原因,将问题各个击破,填充留守儿童的心灵空缺,为祖国的未来增加一群栋梁之才。(蔡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