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好岗位职责才能“坐得稳” 乡政府办公楼大门紧闭、空无一人,拨打值班电话竟然被呼叫转移。近日,重庆市石柱县委主要领导在下乡调研脱贫攻坚工作的返程途中,采用不打招呼、突击检查的方式,夜访该县六塘乡政府,打算了解该乡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情况,看望驻乡、村工作队干部,不料却吃了闭门羹。(10月10日 人民网) 按照《政府机关干部值班制度》, “值班期间所有人员必须确保24小时守岗,不准擅自脱岗、离岗,乡政府纪检督查小组要不定时的查岗。”的要求,重庆石柱县六塘乡政府的值班人员却擅离职守,这不仅是对岗位的疏忽,更是对纪律的藐视。那么,笔者试问,这种现象是否已经普遍存在于各个地区?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应当对此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 提升“岗位意识”,加强岗位责任感。擅离职守现象的发生,必定与值班人员的自身“岗位意识”缺乏有着莫大关系。缺乏对自身岗位的责任感,是对自身职位的不尊重,加强干部自身的“岗位意识”,乃成为目前攻克“擅离职守”问题的一大关键,各个部门应当着手制定相关培养方案,将“以尽职尽责为荣、以敷衍塞责为耻”的责任意识根植于干部之心,才能从根本解决“擅离职守”问题。 抓严“查岗”制度,杜绝岗位脱离。值班人员对岗位的懈怠,一定不是偶然现象,那么究其原因,笔者愚以为,还是“查岗”制度的松懈。纪检对下级部门“查岗”不到位,导致相关部门产生“反正没人管”的散漫思想,最终造成政府“人去楼空”的现象。对此,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抓严“查岗”制度,制定相应惩戒措施,杜绝岗位脱离现象屡次发生。 “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指出“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擅离职守”就是“不讲规矩、不讲纪律”的现象之一,只有按照党的制度,党的要求履行好自身职责,才能在岗位上“坐得稳、坐的牢”。(贾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