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收看了本地一档电视问政节目,主办方是当地纪委监委,节目将某些部门的“一把手”们拉到台上,就记者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说个“一二三”。记者暗访的画面感很具有冲击性,第三方观察员所提问题的火药味十足,主持人的诘问也非常辛辣。可以说,可看性极强,而周围的亲朋好友们纷纷感慨:领导们满头大汗的“即兴表演”真是比电视剧还更有剧情呀。 但是,笔者看完后,却发现一个问题:某些“一把手”们一开口,左一句领导要求,右一句高度重视,满口官话套话,仿佛已经不会讲“人”话了。而从第三方观察员的打分结果也可以看出,那些讲话接地气的领导干部们,观察员往往会手下留情,而另外那些不会讲“人”话的领导干部们,却无一例外地得了个低分。 从中不难看出,领导干部学会讲“人”话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很多领导干部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因为整天已经习惯了眼睛朝上看,整天盯着上级领导,忙着应酬上级部门,工作中总是将上级领导的喜好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根本没有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去了解社情民意,去与普通老百姓沟通,所以一上台便如同做报告一般,官话套话张口就来。无怪乎与来自于民间的第三方观察员们没有共同语言了。 领导干部要学会讲“人”话。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明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入党章。事实上,“以人民为中心”是一种发展思想,也是一种执政理念,是当前对“为人民服务”的高度彰显和深度诠释。而其中的关键词“人民”和“中心”高度相连,不可分割。如果一位领导干部连“人”话都不会讲,根本讲不出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说明根本没有厚植群众思维,那怎么能够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了呢? 厚植“人民”理念和群众思维,不是体现在口号上,不是体现在报告中,而是彰显在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中,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该学会讲“人”话,少一些官话套话,多一些群众思维,才能够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干部。(田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