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为有效推动战“疫”,适当开展督查检查有其必要性。但在一些地方,各类督查检查过多过频,且缺乏专业性、针对性,不仅耗费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滋长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值得引起重视。(2月15日 半月谈) 都说,人民的官是为人民办事的,人民的官更是为人民办实事的,在基层肩负疫情排查重任的时候,督查和检查成了这场战役的“抢镜”者。 都知道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在困难时期,基层党员干部都在全身心投入在防控的第一线,跑上跑下,紧张的登记着各个单元的居住户,为确保不漏登一人,不隐瞒实情,每家每户的询问时间都相对要长一点,因为疫情面前,人人有责,必须将每个人的情况统计的清楚了才能更好的做好防控工作,对于那些管理者几千户社区管理者来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相对于这样的工作量来说,社区的领导干部还需要对每家每户的信息进行抄录,还得针对从外地,外省回来的居民进行登记备案,在这样的的工作任务前,每个基层人员都已经疲惫不堪了,因此减少督查工作,减少指导工作,势在必行。 减少督查力度,是为了解放基层工作人员的双手,让他们在一线的工作中干得更踏实,更实在,毕竟防控工作还得从人抓起,从小区大门,到小区单元门,再到居民家门,每个环节都是这场疫情中的防控点,实施有效的上门摸排和有序防控措施,才能在源头切断传播源。 减少填写表格,汇报材料,是更好的让这次疫情能高效率的进行,从武汉到各省市,每个地方医务人员的紧缺,防控人员的疲劳和高负荷运转都是这场疫情的薄弱点,再将精力用在填写资料,汇报的工作上,将大大减少用在防疫实效的时间,毕竟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比赛。 为了防控措施变得更加牢实,更加稳固,更加密不漏风,就必须将基层和一线的人力物力用在最恰当的位置上,只有坚定这样的思想,才能把上级精神真正的贯彻到防控一线上去,才能真正的守好防控“大门”。 因此,有效的督查更能带动基层人员战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应当更好的指导基层工作人员努力践行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的疫情使命,才能更好的在一线防控工作中干得更扎实。 作者:叶显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