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是培养干部“良方秘诀”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雄鹰的翅膀是在搏击风浪中练硬的,挺拔的松柏是在傲霜斗雪中长成的。蝴蝶没有破蛹之前挣扎的痛苦,就没有飞翔的翅膀;温室里的花朵不经历风雨的洗礼,就缺乏顽强的生命力。我们的干部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成长成才,吃点苦头、受点挫折、经点磨难对干部的成长有好处。 吃苦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在磨难挫折中不断前行、取得辉煌的历史。党在成立之后不久就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在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建国之后有“大跃进”的教训,随后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是这些挫折磨难除了给我们党苦头吃之外,也教会了我们党很多东西,让我们党开始武装斗争,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让我们党真正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让我们党开始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尊重科学,让我们党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终走上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 吃苦受难同样能够磨炼一个干部的毅力和心志,增强一个干部的能力和本领。在艰苦的环境不懈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培养干部就要让干部去“吃点苦”“受点罪”,干部才真正能够内强毅志、外练本领。我们的干部也必须要从党史中读出敢于吃苦、不怕挫折的精神,只有不怕吃苦,自强不息,才能愈战愈勇,真正干出一番事业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能够吃苦、敢于吃苦的干部才能堪当大任,才能成就大事。管夷吾从小经历生活贫苦,才能成为齐国上卿,辅佐桓公九合诸侯;孙叔敖虽是楚国王室,却没有声色犬马,而是和母亲一起住在海边,贩盐为生,不断磨炼自己,后为楚国令尹,辅佐庄王独霸南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受过大风大浪、艰苦磨炼的干部,才能。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吃苦头、受磨难才能让我们的干部学到为党和人民事业做贡献的硬功夫、真本事。为什么我们党选用提拔干部的时候要强调干部的基层工作经历,为什么我们党要让优秀的干部到基层去历练,就是因为基层工作条件艰苦、环境复杂、任务繁重,能够让干部“玉汝于成”,能够让干部“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优化干部成长路径。优化成长路径就是要在培养干部的过程中让干部多吃点苦、多经受一些磨炼。没有基层艰苦环境的“八卦炉”,就练不出干部的“火眼金睛”,也就不能培养出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干部。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吃苦头实际上是培养干部的“良方”,受磨难是锻炼干部的“秘诀”,我们的干部只有在苦难中不断磨炼,心智经受困顿、困惑,身体经受劳累辛苦,才能练就“超世之才”,锻造“坚忍不拔之志”,在工作当中才能“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作者:王度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