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0|回复: 3

[已拜读] 让宣传通俗易懂的“村村响”力量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

主题

21

回帖

181

积分

记者

积分
181
发表于 2020-2-13 17: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宣传通俗易懂的“村村响”力量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是重要保障。拿起话筒就能讲,讲了还能让人听进去,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中,这样才能凝聚人心、汇聚众力。(人民网213
“村村响”顾名思义就是在每一个村子都能响起的广播平台,也就是咱们俗称的“大喇叭”,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还不普及的年代,村里的广播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国家政策一线宣传点,村里大事小务能最快号召,寻人找物也是一把好手。小时候端着碗在门口听喇叭里说啥,肯定是不少8090后的生动记忆,在今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里,咱们基层村里的“大喇叭”可发挥了大作用。
“河南硬核村长广播教育人”到“天津村支部书记有趣劝告”,还有“重庆行走的麻将劝退机”和“云南的机智村主任方言版普及疫情严重性”,火上全国的宣传样本,领略各种各样的方言,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就为传达一件事儿:疫情当前不出门,不聚众。可能年轻人们也没有料到,天天苦口婆心的劝家人不出门,戴口罩这种棘手难题,居然被村干部接地气的几句话唬住了,安安稳稳在家待着。这就是通俗易懂的力量,要是照本宣科的念个上级宣传文件,肯定达不到这效果。
做宣传工作,内容传出来只是第一步,受众接受理解才能达到宣传效果,接受度越高,理解的越透彻,才能说明宣传到位。反过来说不是让受众来理解你的内容,而是要根据你所面对的群众来改变你的内容展现和表达方式,也是大家经常说的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在面对农村群众的宣传方式上,看似落伍的“大喇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里大部分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孩子,就算是青壮年也天天下地务农,都不是能用手机第一时间收到通知消息的群体,所以还得上传统的“大喇叭”喊一喊,还得讲究时间,饭点人多在家的时候喊效果才是最好的,群众知道喇叭一响是有事通知,这也是一种多年农村基层宣传工作来的默契。
“村村响”响彻村村,把疫情防控内容一声一声喊进群众的心里,通俗易懂的喊到群众的生活中去,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增添群众支持力量。






上一篇:奔赴一线,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下一篇:我们用75度的酒精擦拭出百分之百的信心
已绑定手机

21

主题

21

回帖

181

积分

记者

积分
181
 楼主| 发表于 2020-2-13 17: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绑定手机

0

主题

728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666
发表于 2020-2-13 23: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末请署名
已绑定手机

21

主题

21

回帖

181

积分

记者

积分
181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08: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6-27 05:33 , Processed in 0.229395 second(s), 6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