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领导,首先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解决党内的各种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全面执政党的总体要求,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八大”,要在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要“踏脚石,严守封印,“铁板钉钉”的作风建设势头不断推进,党的作风生动活泼,整个社会风气明显改善,创造了更加有利于发展的各种社会生态环境。安排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全党党史教育,进一步坚定全党理想信念、履行全党使命,为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不断完善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关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经济、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特别是以零容忍态度大力推进反腐败斗争,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得到全面巩固,极大地鼓舞了党、人民和军队士气。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赢得伟大的奋斗,逐步实现伟大的梦想。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凝聚起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这种大团结凝聚的政治前提是强大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面临许多新的困难、挑战、考验和风险。成功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也需要强大的领导核心。中国成功的关键在于党。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顺利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转变,是把握党的建设内部规律对从严治党提出的新要求。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主席指出:“加强党的领导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全面治理是基础,严格治理是关键,治理是关键。”这深刻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内涵和内在逻辑。加强党的领导,是一切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贯要求。因此,全面从严治党要始终围绕这一核心进行,这也是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政治意义。基础是全面的,体现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整体性。第一,党的队伍和党的工作要廉洁,要求党执政要全面。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保证整体效果。二是参与性的完整性,即全面性不仅是客体的全面性,也是主体的全面性。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党的自我革命和从内部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全党同志作为党的主人,积极参加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的自我革命,开展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问题的重要途径,没有全党的积极参与,就难以实现解决党内问题的重要目标。要实现党内监督、模范党员、贯彻党纪等各方面的具体目标,也需要全党全员参与。第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个整体。不可能脱离其他领域而孤立地解决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所有方面都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多管齐下。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党始终是我们的总体要求。在总结党的建设历史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