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回复: 0

读懂“扶贫猪场”带来的脱贫启示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665

主题

3

回帖

3001

积分

记者

积分
3001
发表于 2019-12-18 11: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市金堂县隆盛镇白果湾村党群服务中心外人声鼎沸、喜气洋洋,白果湾村43户昔日的贫困户如约而至,来这里领取“扶贫猪场”今年的利润分红。数着手上的钱,邓先和激动地说:“我领的这400多元集体经济分红款。”(12月17日,四川日报)
产业发展是脱贫的第一法宝,要想产业发展虽然需要贫困群众激发自身活力、踏实苦干、积极向前,但是还有很重要的就是需要帮扶干部引路,需要相关单位部门或者专业人员指路,或者说也人民群众共商共议,切实探索一条行得通的路子,让贫困群众能够以此为导向,向着脱贫进发。
正如白果湾村,其在对口帮扶单位金堂县农林局的助力之下,成功与正大集团合作,引进生猪代养模式,组建“扶贫猪场”的设想。在代养模式下,公司提供仔猪、饲料、药品和技术指导,并按订单价格回购,这就极大地加强了猪场抵御风险的能力。有专业技术的指导,有公司资源的支持下,激活了贫困群众的干事创业斗志,实现“扶贫猪场”成功发展。
“扶贫猪场”所带来的启示,扶贫不只是帮扶干部的事,也不是帮扶干部与贫困群众通力协作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贫困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贫困生产与市场脱节,贫困群众没有享受嵌入到社会发展的链条中,要想让贫困群众、扶贫产品链接市场,就需要帮扶干部与公司企业打通合作关系,借力公司企业的力量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添动能。
因此,“扶贫猪场”的其实便是帮扶干部起到的作用不只是自己帮,自己带头,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资源链接工作,根据贫困群众实际,链接相关资源,真正打通贫困群众的发展通道,实现与市场链接,如果才能真正激活脱贫的动能,在市场中角逐,从市场中获益,切实奠定脱贫基础,筑牢不返贫的根基。(文/钟吉祥)





上一篇:“老干部精神”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下一篇:深山里的守护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8 00:00 , Processed in 0.29509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