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8|回复: 0

有一种警示教育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244

主题

12

回帖

6297

积分

记者

积分
6297
发表于 2019-12-9 10: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种警示教育
唐剑锋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说过:“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不仅是从严治党的有效手段,也是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警示教育,就是让人们对党的纪律、国家的法律,党内的法规往心里去,就是让人们长记性,不去触碰纪律的“红线”、“高压线”。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点,我们要永远牢记在心,才能永不懈怠,永不松懈,永远不敢忘记“初心”、不敢淡忘“使命”,永远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经常进行警示教育,才能让我们如履薄冰,始终不敢掉以轻心。据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日前,云南省昌宁县纪委监委就把处分决定宣布现场变成警示教育“课堂”。
“马宁因在全县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过程中,顶风违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决定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和政务撤职处分……”日前,云南省昌宁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负责人在县公安局干部职工大会上宣布对该县看守所原教导员马宁的处分决定。会上,当事人马宁懊悔不已:“真没想到从警23年,今天自己却变成反面典型。完全接受组织对我的处分,深刻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后将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纪律规矩,不再重蹈覆辙……”。这样的“身临其境”,让每个人刻骨铭心,让马宁的警钟时常敲在心上。
最好的警示教育,就是让身边违法违纪的人“现身说法”。身边违法违纪的人“现身说法”,最有说服力,最能让人警惕:原来,我们稍不注意,稍有松懈,稍有不慎,就可能违反党的纪律,就可能让自己的信仰、原则、党性、“初心”动摇。把处分决定现场,变成开展警示教育的“课堂”,不是要谁“好看”,而是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进一步提高警示教育效果。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意在警醒工作在同一岗位上的人,要知敬畏、守底线、明责任、有作为;意在警醒工作在同一岗位上的人,记住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不能碰。
身边事身边人,是鲜活的教材。他们和我们曾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就生活工作在我们身边,可以说“朝夕相处”,拿他们违法违纪事实“说事”,就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这不是“杀猴给鸡看”,也不是“杀鸡给猴看”,而是谁不检点,谁不严要求,谁触碰了“红线”、“高压线”,必将受到法律纪律的制裁。“从严”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从而,让小打小闹、小恩小惠、小小不言,不敢再心存侥幸,更不敢拿着法纪不上心里去。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现场宣布处分决定,就是让制度、规定、党纪从墙上、纸上走下来,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震慑;这是处分的本意,也是警示教育的目的。把处分决定宣布变成警示教育课的初衷,就是让每个人受到一次刻骨铭心的警示教育,从心中敬畏党纪,敬畏规矩,让迈出去的脚,在法律“红线”、“高压线”前止步。把一个可能踩到“红线”、“高压线”的人,拉回到“安全”地带,不让他们犯错误,不让他们在违法违纪的路上越走越远。
现场处分决定宣布变成警示教育课,就是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感,就是要警示你,就是要把警钟敲在你耳边:党纪国法就在身边,党内规矩就在身边,执纪监督就在身边,你还敢心存侥幸吗?你还敢拿“红线”不当“红线”吗?你还敢随意去踩“高压线”吗?现场处分决定宣布变成警示教育课,就是告诉你: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不敬畏规矩、踩“红线”。
组织就在身边,监督就在身边,执纪就在身边。无论他是谁,无论他有怎样辉煌的过去,无论他有过多大的功劳,在纪律、规矩、制度、原则面前,都不能特殊,都不能凌驾于党的规矩和党组织之上。从而,把“规规矩矩做事,本本分分为人”,作为一生为人做事的坚守。










上一篇:教育要多用“心”少用“力”
下一篇: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下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时代新声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4-25 17:13 , Processed in 0.251234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