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姓心为心,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员干部的初心和恒心。饱满一颗为民“心”,提升为民服务本领,是党员干部应当努力追求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党员干部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积极主动地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心到基层,拉近与千家万户的距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党员干部要走进社区、村庄,走进基层,与乡亲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掌握他们的期待,与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性工作,组织社区活动和群众会议,促进党员干部与群众的互动与交流。
心有所惑,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每个时期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在历史发展潮流中赢得主动、取得胜利。为民服务要紧密围绕群众的实际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党员干部要随时关注群众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勇于担当,创造性地解决困难。要注重调研和调查,发现问题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组织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心有所悟,虚怀若谷锤炼过硬本领。“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推诿塞责的背后实际是担当不起的窘境,是能力不足、水平不高、本领恐慌。党员干部应当珍惜每一次为民办实事的机会,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锤炼负重行远、担当作为的“硬脊梁”“宽肩膀”。提升为民服务本领需要党员干部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党员干部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了解国情民情,掌握基本法律法规,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要注重实践锻炼,通过岗位锻炼和实际工作中的实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