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6|回复: 0

让“嗅探”无容身之处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5

主题

0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3
发表于 2019-12-4 21: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闪 于 2019-12-4 21:14 编辑

没丢手机、银行卡,没点短信链接,也没有泄露验证码,一觉醒来你的银行卡可能已被盗刷的没有余额。近日,在海南三亚破获了一例新型“盗刷术”诈骗案,诈骗团伙利用“嗅探”技术,能将方圆1.5公里的2G手机信息“吸附”到“嗅探”手机上,利用用户零碎信息的组拼,以此掌握手机用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卡号及验证码在内的一系列动态完整信息,实现隔空盗刷银行卡。此外,“嗅探”设备竟在网上也能轻易购买。(12月4日,新闻30分)

面对“嗅探”这种骇人听闻的电信诈骗技术,我们不得不小心了。然而要真正确保公民的网络支付安全,让“嗅探”无处容身,则需多方发力。

网络安全需要人才支撑。有关数据显示,当前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数量缺口高达70万,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140万。如此大的人才缺口,是新时代下网络极速发展的后遗症。只有本着教育引领,校企合作、人才专业培养等措施,才能一步步缩小这个缺口。

网络安全需要监管部门下大力。针对“嗅探”设备能在网上轻易购买这个问题,不难发现网络交易是亟待“清扫”的角落。虽然网络交易在固定的APP上已设多重防卫,但是在“私下”交易的QQ群、微信群中的监管就少了措施的“着脚点”,加之监督范围过大、监督信息量庞大等,为网络交易留下了“灰色地带”。2018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了《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建立了“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网络追责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对网络“不良市民”进行惩戒。但是要达到网络交易的精密监管,还得需要网络监管部门利用“现代科技”来敏锐“侦探”及处理了。

当然,网络支付安全的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人,即是公民的“取巧心态”、“懒惰心态”在作祟,总梦想着不费力则一夜暴富、不花力气就有钱可花。正是这种心理的影响,才会在别人唆使、诱导的情况下走入“陷阱”,难以自拔。公民的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应提上日程,借力学校教育引导、网络正能量传播、生活良好氛围营造、反面典型的教育等途径,对公民以思想上的洗礼、心理上的引导,促使公民知法、懂法、守法,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生活。
作者:何静




上一篇: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下一篇:有效帮助,化关爱为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时代新声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4-25 22:27 , Processed in 0.240742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