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专家表示,从根上解决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人身上长期存在的不文明行为、道德失范现象,需要用法治的刚性和硬度鼓励文明行为、惩治不文明行为。只有人人都意识到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才能维护公序良俗,树立新风正气,推动新时代社会文明进步。(11月25日,人民网)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主要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来使人民逐步形成信念、习惯,从而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准则。它并不是一种固定的形态而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一种“良心”的体现。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五千多年来形成了无数优良传统文化,遵守道德文明一直是社会的追求目标。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的穷兵黩武,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明的强大感召力、吸引力。而今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迫切需求。建设新时代公民道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共同的愿望。 目前,我们国家军事力量、经济力量、科技力量等硬实力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文化等软实力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建设。虽然我们并不缺少道德模范,但是在我们生活中任然有很多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比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插队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现在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国家的关键时刻,以法治去引导人民向上向善是很有必要的。对外以法治约束,对内以道德模范精神感染,内外相结合,必定能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好。 我们都是社会主义追梦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们所追之梦,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在建设新时代公民道德的过程中,深入群众、解难题、攻难关、做奉献,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出榜样,团结带领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社会合力将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美丽文明道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者:蒋书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