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11月21日,人民网)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功能的认识和定位得到全面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把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教育是“党之大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给出了新的定位,也是党的理论和党的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加强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是高度的文化自信。从“文盲大国”到教育强国,已经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把“培养什么人”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还要有淡泊名利的坚守。而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要始终把培养一代新人作为重要自己的使命,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不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作者:熊勤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