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未来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培养和利用青年科技人才。 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塑造有利于科技研究的创新生态。激励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坚持“四个面向”,这些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宝贵财富,更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践中建功立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奉献青春和智慧,这不仅是对青年科技人才的一种鼓励,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期望。 大力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若干措施》提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要积极推进科研项目负责人及科研骨干队伍年轻化,推动重要科研岗位更多由青年科技人才担任。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也能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展,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大力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建立健全“走出去、引进来”多措并举的培养机制,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国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到国(境)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学习培训和合作研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鼓励青年学术带头人发起和牵头组织国际学术会议,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国际活跃度和影响力。 科技的进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而青年科技人才则是这个驱动力的核心。他们不仅承载着科技创新的潜力,也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活力。《若干措施》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措施,旨在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政府对于青年人才培养的坚定决心和强烈意愿。我相信在这一措施的指导下,我国的青年科技人才将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也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