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实现“摘穷帽”与“促振兴”双赢 2018年,康保县坚持“扶贫不养懒汉”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将光伏收益和企业合作经营收益的70%用于保洁员、护林员、监督员等公益性岗位工资支出,帮助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每月50至300元不等的工资。有些昔日坐炕头等着领慰问品的贫困群众,变成了穿黄马甲的“工薪族”,既解决了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又改善了乡村环境卫生和乡村治理水平,实现了“摘穷帽”与“促振兴”双赢。(11月11日,人民日报) 就业扶贫是贫困劳动力实现脱贫、树立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信心的重要途径。扶贫先扶志,扶志除了强有力的思想发动外,就是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能就业,使他们在劳动中提高技能、增加收入,在工作中体现价值、增强自信。产业扶贫最终需要贫困群众亲身参与,就近解决就业问题,才能既在物质上脱贫,又在精神上脱贫,进而理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含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造血式”产业扶贫正当时。 各级党员干部要增强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追感,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精准高效抓好扶贫,熟悉掌握脱贫攻坚重点难点,积极沟通协调,加快项目产业工程建设发展,做到资金使用精准、扶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以精准求实效,坚决完成帮扶任务。 要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动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的实效助力乡村振兴。为解决贫困群众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一方面,我们要做好物质保障,想群众所想,积极培育特色产业,解决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推动乡村绿色发展,加强对乡村环境的整治,营造新气象、新环境、新风貌,切实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水龙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