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栋民宿、120余间房,单日最高接待游客7000人次,7天总收入达320万元……这是今年国庆假期,江苏南京城郊一个民宿村的营业成绩单。近年来,依托山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红红火火,产品业态丰富、富民增收效益提升,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记者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1—3季度,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2.6亿人次,同比增长10.8%。(11月13日,法制网) 乡村旅游的另一大魅力是乡村给游客展示的农民生活方式的美。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比如森林公园、河流水库、农村风光,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等等。发展这些乡村资源,能使中国的乡村旅游大放异彩。在农村,人们离大自然很近,呼吸的是新鲜空气,吃的是货真价实的土鸡和有机蔬菜,听到的是清晰的蛙叫和虫鸣,这些都让游客流连忘返。一些看似落伍的村民习俗,因为它们折射出特殊的美,也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发展乡村旅游,无论对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来说,都很有意义。去乡村旅游,对出生并成长在城市的居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是对一种固有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突破;对于从农村迁徙到城市里来的城市居民来说,是对自己曾经十分熟悉的农村生活的一种温故知新;而对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通过接触和观察到乡村旅游的游客,可以感知城市文明以及它与农村文明的异同。可以说,通过乡村旅游,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尤其是对那些拥有优越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资源,但工商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较低,村庄“空心化” 现象比较严重的农村地区来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特殊的意义。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系统的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精神上都会带来很客观的效益。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民主意识和行业意识得到增强,发展理念、职业道德在他们心中愈加壮大。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成为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重要纽带,加快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逐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