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队伍”聚力脱贫攻坚
气候恶劣、人员流失,脱贫之路不好走。面对困难,康保人并未服输。海拔高、降水少,但光照资源丰富,建设光伏电站,发电受益覆盖全部贫困村;利用本地草原风光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拓宽就业渠道,让老百姓吃上“旅游饭”;开展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健康扶贫,提升群众生活水平……(11月11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扶贫是一项重要工作,要激发贫困群众的内驱力,单靠党员干部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强化三支队伍,把扶贫与扶智的结合,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康保县的三支队伍,其实就是奋战在脱贫一线的驻村干部“小红帽”、从事公益岗位挣工资的贫困户“黄马甲”、奔波在田间地头的医护人员“白大褂”,其实只要这三支队伍团结一心,其力可以断金。他们是脱贫攻坚战场上一道道靓丽的风采。三支队伍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精彩,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早日摆脱贫困。那他们各自的任务是什么呢?“小红帽”走村入户忙扶贫,这些驻村干部,他们深入贫困群众中,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时刻为群众所想、为群众所忧、为贫困群众所乐,把贫困群众的事情当成是自己的事情,想尽办法一一解决;“黄马甲”不等不靠勤劳作,根据该地的特点,扶贫干部因地制宜、因地施策,让贫困群众能在自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工作,就可以创业,既解决了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又改善了乡村环境卫生和乡村治理水平,实现了“摘穷帽”与“促振兴”双赢。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白大褂”守护健康防返贫,在康保县实行“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立足贫困人口老弱病残多、地方发病率高的实际,实行“健康扶贫政策大宣传大走访”活动,实现入户走访,将自己的手机号以“A+姓名+联系电话”的方式,存入签约对象手机第一位置,群众有就医需求,就能第一时间联系上签约医生,这样可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可见,众人划桨开大船。三支队伍助推了康保县的脱贫攻坚。以实际行动谱写了脱贫攻坚的一曲曲凯歌。让康保县的农存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当地的脱贫攻坚取得事业取得显著进步。(文/张懿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