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康保县是全省深度贫困县之一,高寒干旱,产业匮乏,经济基础差。全县26.94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24.4万,但长期居住本地的只有11万人,农村空心率达70%以上。(11月11日,人民日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现在,脱贫攻坚已到冲刺期,减贫成本高、任务难度大,更需要尽遣精锐,全力攻坚,把工作做细做实,下足“绣花”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 扶贫不是一个人的事,是要广大扶贫干部和人民群众都要参加的大事。河北康保县为能带领辖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积极主动作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三支队伍、以承上启下的方式大力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一是建立“小红帽”队伍,把贫困户的精气神凝聚起来,所谓扶贫先扶志志,只有贫困群众脱贫的精气神,内生动力提高了,才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为此“小红帽”们常常走村入户,给贫困群众讲讲政策、树形象,切实将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帮助贫困户谋划实施产业发展、危房改造,密切了干群关系。二是建立“黄马甲”队伍,把扶贫工作结合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开展,在整治过程中解决了一部份贫困群众就业问题,让在改善乡村环境卫生和乡村治理水平的同时,实现了“摘穷帽”与“促振兴”双赢。三是建立“白大褂”队伍让因病致贫远离群众。在当地“两不愁三保障”要求,还建立了33支“白大褂” 服务队,签约7.6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计生特殊家庭签约率均达到100%。截至去年底,全县3100余名医生走访4.4万人,健康体检2万多人,让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得到了及时治疗,及时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 康保县通过把三支队伍拧成一股劲,连接全县上下,让大伙齐心协力,共同参与脱贫攻坚的做法。使当地的脱贫攻坚事业取得显著进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全县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8.8万人,降至2018年底的1.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6.04%,下降至7.36%。这些都是当地政府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做在行动中的体现,相信在康保县的努力下,全县共同脱贫致富将越来越近。 作者: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