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山一水一分田”,面对这种特殊的自然禀赋,该如何发展农业,带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立足当地资源,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探索新型经营方式,以期在真山真水里淘真金,逐渐走出一条颇具亮点的现代特色农业之路。(11月1日,人民日报) 特色农业是新时期我国发展农业的新方向,是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最大化、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色农业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中的地位日渐突出,特色农业快速、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要求。 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都匀市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少日照的位置,对发展传统农业十分不适宜,因此当地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决定种植毛尖茶。其中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子全成立合作社带头开始种植,在最初时只有8家农户参与,但是凭借着独特的制茶技艺进行精加工,市场被打开后。截止目前已有38家农户加入,茶园基地增加到380亩,还引进了机器设备进行加工,基地年收入超过300万元。随着张子全的成功,如今,在整个毛尖镇,像张子全这样的合作社已经超过40家。 随着贵州省委、省政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持续推进,黔南州茶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黔南州调减低效作物面积119万亩,茶、菜、果、菌、药、畜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提高到70.4%。并且为最大的利用资源,当地还依托独具特色的茶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拓宽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致富渠道,丰富了腰包。 黔南州现代特色农业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引领,正是他们积极的有作为,大力对农产品加工、农业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专精人才进行挖掘、支持,提供资金为现代特色农业的保驾护航,才有着“今天真山真水里淘真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现代特色农业必将越来越红火,人民群众的腰包也将越来越鼓。 作者: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