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石门县金河村地处湘鄂边界山区,共有5个自然村,分布在5座大山上,平均海拔1200多米。2016年,石门县文旅广体局驻金河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张忠富初来时,这里没有公路、没有卫生室、没有网络。张忠富和帮扶工作队帮村里在悬崖边修起了19公里的“天路”,还带领村民发展野茶等特色产业。平日里,张忠富做得最多的就是背上背包,挨家挨户走访,因为山高路远,张忠富有时不得不在村民家留宿,第二天再返回。他也因此得名“背包书记”。(10月29日,人民日报) 2016年,石门县文旅广体局驻南北镇金河村帮扶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张忠富初来时,这里没有公路、没有卫生室、没有有线电视、没有网络,基础条件差、历史遗留问题多。张忠富不坐车子、不摇扇子、不端架子,却是一个喜欢背挎包、穿胶鞋、下地头的干部,“感觉这两年把一辈子的路都走了。”经常陪同张忠富下乡的金河村办公室工作人员感慨。就是这样一个“背包书记”却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热爱,百姓称他为“背包书记”,是对他最高的评价与赞赏。 他的“背包”诠释着对大山群众的深情和厚爱。背包打破了张忠富和群众的隔阂,既能够身入群众,也能够深入群众,更能够“心”入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主动去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到村后,他把村里当成“家”,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群众脱贫增收,处处都是他忙碌的身影。靠着国家拨款和多方筹措的资金,张忠富和他的帮扶工作队队员帮金河村白竹山片从平均海拔1600米的悬崖边修起了19公里的“天路”,结束了白竹山片不通公路的历史。 他的“背包”诠释着他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品格。“每一个老百姓反映的事,都是大事”张忠富的工作日志显示,两年多来,他有一半时间都在基层跑。背上背包,了解民情,知晓民意,有针对性地帮助困难群众,切实解决没有光纤、通讯信号、生产用房等问题。张忠富还和他的队员一起带领村民发展野茶、野蜂蜜、中药种植等特色产业。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张忠富平日里做得最多的就是背上装了衣服、小零食、雨伞的背包,挨家挨户走访。 扶贫干部当有“背包书记”的担当。要在思想上认清脱贫的重要性。扶贫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关系到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驻村第一书记要在思想上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坚持目标标准,落实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争优群众的“贴心人”。 (作者: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