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个突出”上好高校党课
“这是我上过的印象最深的一堂党课,大家的爱校之情、爱国之情被点燃了!”日前,在“赓续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示范党课结束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研二学生武淼动情地说。红色基因、家国情怀、情景交融……120分钟的示范党课,以上海大学这所“红色学府”的光荣校史为主线,让师生们在历史与现实的穿越中追寻初心,在思想与情感的共鸣中强化使命担当。(10月31日《光明日报》)
一直以来,“讲党课”,面对严肃的党章党规,“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听得乏味枯燥”却成了许多人对传统党课的印象,使得党课无法春风化雨般地深入人心,如何把党课讲得让党员和群众爱听、想听,接地气,随着时代的发展,党课也需要与时俱进。
今年以来,上海各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重点服务领域,注重党课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内涵丰富、生动鲜活、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优质党课,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品牌效应初显。
形式创新,突出新颖。以戏剧党课的形式,寓教于乐,把党课内容用戏剧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内容要直观化,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说“理”的同时,更注重“情”与“形”。戏剧党课增添了课堂气氛,增加党员对理论的感性认识,激发党员学习乐趣,也增强了党课教育的吸引力。
领导带头,突出情感。诸多高校书记、校长走上讲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身边发生的故事为例,深入浅出地诠释高校党课内容。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让人听了感觉可信,会产生共鸣;这种把党性教育拓展到每一个普通党员干部中,进一步加强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的基础深深根植于广大群众之中,变党内教育为全民教育,让高校党员和群众真正从中获益。
紧扣主题,突出教育。高校党课紧扣初心使命主题,紧扣新时代脉搏,阐释和传播新思想,将国家政策、优秀党员事迹与高校思政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让学习教育成为终身习惯。并通过生动鲜活的党史、党性教育,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展示了高校创新党员教育新路径的探索和实践。
如此,高校党课要成为宣传党的政策,教育高校党员和群众的载体,服务群众的新渠道,不仅是加强对高校党员教育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举措,更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有效载体。党课的内容必须联系实际、贴近高校,才能不断增强高校党员党性意识和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作者:任佩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