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合作社年检,从县到乡到村,要来回跑七八天才能办好。现在材料交到乡上,三天就办好了,还送到我家里。”10月24日,九龙县汤古乡汤古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扎西罗布,从乡政府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办好的材料时,连声表示感谢,“现在办事太方便了!”(10月30日,四川日报)
九龙县强化抓实乡村便民服务“三个一”建设:即建好一个平台,优化设置18个便民服务中心和6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用好一个窗口,各乡镇班子成员轮流派驻便民服务中心,同时设立党员示范岗、藏语彝语服务岗、志愿咨询岗等,对接群众需求;办好一件实事,行便民服务首问责任制,不管什么事项,首问责任人都必须带领群众将事项办结完成。
九龙县的便民服务模式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创新为人民服务的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以缴纳养老保险为例,汤古乡政府工作人员到伍须村收缴养老保险费时,伍须村村民扎西泽仁仅用了5分钟就办理成功。他很感慨:“以前缴养老保险要从家里坐车到县城,取了钱到乡上又是15公里的路程,返回要接近40公里的路,如果遇上停电、停网等情况,一天又白跑了。现在党委、政府服务上门,手续简单明了,不仅不用跑那么多路,也不担心钱会不会不安全。”优化机关效能,简化办事程序,主动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效率,切实改变“冷、硬、横、推”的衙门作风,提高政治站位,自觉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让“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重演。还要结合地区实际,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要始终同人民在一起,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直接面向群众,直接服务群众,更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发扬实干精神,不断学习实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将优化基层便民服务落到实处。 (作者:宋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