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10月9日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加强改进部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国组织人事报 2019年10月11日) 自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具有本科以上国民教育的学生数量空前规模,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传业授道的同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也容小觑。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开篇就告诫我们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虽然在古代没有现在名义上的大学,但是当时的教育者就主张把人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由此可见,思想在人的求学过程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当代大学,是党的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教育,是人人向往的金字塔,要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秉持为党办学、为国育人的教学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开学第一课”,系好大学生入学前的第一课扣子,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入学第一堂课程里。 着重主流价值输入。大学生是人生从懵懂少年步入人生的黄金发展时期,接受知识最快,思维最活跃。高校教师群体奋战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和思想。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宏伟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代大学也要把“为实现中国梦”而育人,大学生要树立“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远大志向。因此,高校要把思政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输入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引导学生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植在脑海,让他们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立志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学习。 强化高校党建责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会议中指出“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就明确了在我国,高校建设要围绕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明确自身职责,践行使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些都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负责人,特别是思政课教育研究的群体,要“守初心、担使命”,自觉把自己的使命摆进去,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和青年大学生党员肩负起党建责任,擎起旗帜,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的践行。(黄发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