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回复: 0

家长别让儿童成为“马路杀手”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45

主题

0

回帖

20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207
发表于 2019-10-13 10: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高速公路上,稚气未脱的孩童手握方向盘,狂飙出120公里的时速。旁边的家长不仅不阻止,还兴奋地拍下视频并配文“快成老司机了”——近日,发生在山西的荒唐一幕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很快登上热搜。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孩子开车上路的情况,8月5日在广州花都区,就出现一起家长纵容孩子开车上路的情况,并且在路人拍摄制止拍摄这一违法行为时,车主还出言辱骂......。这样的现象反复出现已经并不只是道德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违法行为,但是针对这样的现象,由于尚未出现交通事故,所以交警只能给与一般性的处罚,记2分,罚100元钱,说服教育一下就放行了。
      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理,真的能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吗?恐怕并非如此,法不严、禁不止,没有严苛细致的法律很难有效规治这一交通乱象。“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意思是说,确立法令的目的是为了废止私行。法令得以贯彻,私行就必被废止。针对“纵娃飙车”现象,不仅需要从道德方面进行约束,更需从法律方面进行规范,德以敬内而明得失,法以禁外而严己为,内外并举,共同发力,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一方面,加强立法、严格执法。“纵娃开车”之所以处罚的如此之轻,就是因为他们钻了法律得空子,在未出现交通事故之前只能归属于违规行为,而仅仅扣点分、罚点款难以让当事人真正的重视这样的处罚。所以应该针对这一现象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为交警严格执法提供依据,响鼓重槌,加大违法违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让违法者心存畏惧,才能规矩行车,安全出行。
       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呼唤道德约束。道德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的一种隐性规范,在当下的中国社会虽然传统的熟人社会网络逐渐瓦解,但是道德仍是维持社会平稳运转的重要平衡器。“纵娃开车”的行为不仅仅是法律淡薄,还是因为作为家长的车主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不懂得敬畏生命,道德缺失。所以应该加大道德宣传力度,以强大的舆论压力营造文明行车的氛围,对失德失范的开车行为加以严正谴责,让道德约束车主安全行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而极其珍贵,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是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基本准则和理念,勿以恶小而为之,更不要将不知所以的孩子迁入危险之中,尽好自己的职责,守好自己的本份,文明安全行车。





上一篇:办大事是一种优势
下一篇:合力奏响基层支部最强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13 23:08 , Processed in 0.32680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