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3|回复: 0

[已拜读] 创新工作妙招让乡村生活充满活力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665

主题

3

回帖

3001

积分

记者

积分
3001
发表于 2019-10-12 20: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记者近日在浙江、江苏、河南、河北等地采访时发现,不少地方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主动探索、妙招频出,走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0月11日,青海日报)
乡村活力是乡村振兴的能量,唯有乡村充满活力,人民群众才能够提振精气神,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想激活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关键就在于党员干部要想出妙招,切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其愿意相信干部、相信美好生活,相信努力付出有回报。
很多地方都创新方式方法,在调动群众积极性上下功夫。浙江余姚市谢家路村的“板凳家访”“板凳决策”,“小板凳”在架起干群连心桥过程中发挥“大功用”。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坐板凳”的理念就在于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尊重群众建议,将群众的意见建议纳入到重要决策决断钟。
其实,充分尊重群众意见,让群众愿意与党员干部分享交流,就是激活乡村活力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只要这种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能够持之以恒,干群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紧密、更加和谐,群众对干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干部一定能够从群众的意见建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灵感与突破点,助力问题解决。
“板凳家访”的成功,也是告诉干部一定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才能够形成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这种和谐关系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坚实基础。而且这也是干部创新创业应该遵循的基调,无论激活群众热情的方式如何改变,基本思想和方法不变,那就是尽可能尊重群众意见,尽可能与人民群众多沟通交流,尽可能让群众畅所欲言。唯有如此,群众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才会愿意发表意见,才愿意团结向上,才愿意与干部一起创造美好生活。(文/钟吉祥)





上一篇:“1+5+X”模式让党课有“里子”也有“面子”
下一篇: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要做到“五个”过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14 08:47 , Processed in 0.264586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