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京召开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巩固扩大中心建设成果,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大胆探索、大胆实践,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人民日报》2019年10月12日 04版) 在国家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具有非凡的意义。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很多核心价值、主流舆论、优秀民风需要世世代代相传、人人知晓。 建设工作正当其时。到20121年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的扩建,有利于进一步宣传党的主流核心价值观。目前,国家经济建设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贫困县已脱贫出列,在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的高度和进入到一定的阶段时期,要有精神文明来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扬光大,传承和发扬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群众更加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工作要因地制宜。各地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要整合党校、农民讲习所、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道德讲堂等各类资源,坚持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真正把文明实践中心(站)建成有利于传播党的主张,党的思想及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同时,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要结合基层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课等,创新形式,要把党员和群众凝聚起来,扩大覆盖面,把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 建设工作要注重实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首要任务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各地要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要着力育新人,弘扬新时代新风尚,把群众的思想意识形态朝着主流方向引导。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使用过程中,各级组织要率先垂范,主动带头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定期开展课堂,以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多种开展宣讲,真正让时代思想在群众中广泛传播。 我们要借新时代的东风,沐浴着党的恩情,把新思想、新主张发扬光大,在全国各地弘扬新民风,践行新使命。 (黄发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