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其中强调了要坚持党对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引导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科技人才的精神之钙。科技强国,人才为先。广大人才只有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才能沿着正确道路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当祖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黄旭华,在炮火和动荡中走过少年和青年的他,立志科学救国。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他隐姓埋名、以身许国,阔别家乡30载。新时代科技人才必须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在坚定理想信念中爱国报国,把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继续发扬好。
潜心钻研学术,筑牢科技人才专业之基。科技人才的成长,在有外部条件支持的前提下,离不开自身的不懈努力。科技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南仁东,他是"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简称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他主导提出利用我国贵州省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历时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FAST重大科学工程的顺利落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追逐梦想,他心无旁骛,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科技人才必须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心,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用心用情用力钻研学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当好新时代科技人才。
不畏艰难困苦,勇挑科技人才时代重任。身处新时代,广大科技人才必须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潜心铸造大国重器。扎根新疆罗布他长期隐姓埋名,泊戈壁大漠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基地官兵的这副挽联,是对林俊德一生最简洁的概括。我们青年科技人才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想事情、看问题,真正接好新时代的“接力棒”,在科研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