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谢谢,是满满的回忆。从踏进校园大门起,老师就陪伴我们左右,教我们学习文化知识,更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辨是非,知荣辱。有的老师苦口婆心、谆谆教导,有的老师“讷于言而敏于行”,有的老师在实验室里带领学生探索创新,有的老师在偏僻乡村为孩子们点亮知识的明灯……无论他们来自何方、身处何处,都有一颗爱学生、爱教育的拳拳之心,教书育人,孜孜不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传授知识、传播真理、指引正能量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工作就是一项塑造灵魂、培养人才的工作,更是一项理应受到全民尊重,全社会弘扬的工作。相信大家初中时都学过唐代大思想家韩愈的《师说》,韩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这部脍炙人口的名篇里留下了千古名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良好风尚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自古就有的中华美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春秋时期大政治家管仲的名言,最早出自于《管子权修第三》,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隐喻了人格素质的培养和人才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承载着长者对晚辈的厚望与寄托。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 且不必说日本明治维新二十年后,用《马关条约》中得到的2亿两白银赔款积极发展教育,全面促进日本纺织、工业、经济、军事的大力发展,跻身于十九世纪亚洲强国之首;也不必说二战期间,美国倾全军之力收容、掠夺了数百科学家,包括各类神经科专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医生以及细菌学家,成为了全球经济霸主;只看我们伟大的祖国改革开放以来,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满目苍夷走到如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中经历了多少专家、学者的的辛勤付出,这就是用知识转换出来的成果! 是的,一个国家的建设发展和实力展现,靠不了演艺界,靠不了旅游业,靠的是对知识的重视、积累和应用,靠的的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军事、科技和经济力量!这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国富民强的,这得要老师们孜孜不倦、教书育人,这得要我们心系祖国、学以致用。知识的重要性也决定了教育真的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确确实实需要几代人甚至长期的积累和运用,但只要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能为我们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