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家庭到学校,从教育部门到妇联,社会各个层面越发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更加支持家庭教育的发展,家庭、学校、社会共育的局面逐步形成,家庭教育展现良性发展。(9月23日, 党建网)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的作用比教师更为重要。孩子从出生、成长直至立业成家,是家庭一直陪伴着他,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并不一定会带给孩子多少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对于决定孩子成长的一些内在、根本性的因素,如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乃至行为处世的方式等,都产生着基础性、长期性的影响。正因为学生先天的基础、成长环境的不同以及家庭教育的差异,在同样的学校教育之中,孩子的表现差别很大。学者刘良华就认为,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因此,家庭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 应该说,孩子的成长与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师的个人素质与付出都有着很大的关系;但从孩子一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家庭教育与家长的影响则更为重要。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赖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家庭教育则是最关键的基础。作为家长,一定要知道,家庭是多么重要,自己是多么重要;孩子的人格成长是多么重要,成长的过程是多么重要;保护孩子的天性是多么重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是多么重要。认识了这些,我们的家庭教育就不会产生偏差,就会结出我们所期望的“硕果”。 (作者:逐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