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河北省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首场报告在承德市市委党校举行,范振喜等7名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2个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代表的先进事迹为全体公务员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在榜样典范的影响下又该如何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呢? 做“一”字干部,掌一技之长。孙建设同志坚守14年把苹果新品中、新技术、新观念带进贫困山村,赴美学习回国后率先提出并实施苹果省力化矮砧秘制高效栽培新模式,将国外先进技术本土化,帮助带动7万农户增收。“核心科技,带动致富”,唯有掌握一技之长,方可立足,任一岗位皆是如此。身在扶贫办,就要掌握“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要求、制定因户制宜的帮扶政策;身处办公室,就要夯实文字功底提升“笔力”、掌握速记技能抓住会议重点、全力配合服务其他股所做最坚实的“地基”……“在其位谋其政”,无论处于何职,我们都应该掌握“看家本领”,锤炼过硬的专业能力。 做“T”字干部,增服务能力。范振喜同志任职32年与血癌抗争27年,将“穷、乱、散”的特困村建成富裕和谐新农村,“周台子经验”成为脱贫致富的成功范本。从中我们看到了他与病魔抗争、带领村民与贫困抗争的斗争精神,更看到了他以“一己之能”服务群众的服务精神,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T”字干部,在“一”技之长的基础上抓好服务群众这根“针”。“纸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要躬行”,基层公务员为人民服务不是体现在“纸上”“嘴上”,而是要做“真”做“实”,到群众身边问访民情、解决问题,在艰苦环境中“墩墩苗”“弯弯腰”“壮壮骨”,在实践中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 做“十”字干部,提综合素质。纵观7名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2个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无一不是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所谓“技多不压身”,就是告诉我们要博采众长,提高综合素质。公务员开展工作面对多变形势和多样问题,只有掌握多种技能才能做到随机应变、处变不惊。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全方位、多角度提升自己,做工作上的“多面手”,才能更好解决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另一方面,要掌握学习方法。宣父有云,“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教导我们要向他人学习;又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导我们要取精华、弃糟粕,学习优点长处、摒弃缺点短处。“实践出真知”,更重要的是实践学、向经验学,并为我所用。 米都斯说,“人必须探究他们自己——他们的目标和价值——就像他们力求改变这个世界一样。献身于这两项任务必然是无止境的。因此,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人类是否会生存,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人类能否避免在陷入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公务员的目标和价值何在?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做让人民满意、让人民幸福的公务员,在忧思为民中实现人生目标,在服务人民中彰显价值。(作者:Kuran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