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讲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家国同构的情怀,修身、齐家看起来是一家中几个人的事,实际上却是关系到14亿人的国治大事——治国与治家、家风与国风,有着许许多多的相通点。(9月14日,央广网) 亲情,家风,乡愁,家国情怀,虽然具有不同的意义但却有着紧密的联系。干部在平常的忙碌中,在奔波的身影中,在废寝忘食走访群众,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也要牢记不能因为工作忙就忽视家庭,忽视家风建设。某市委书记的一篇思考文章《干部必须把家庭放在工作之前》正是提醒广大党员干部不能因为距离遥远,工作繁忙,而遗忘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人,忽视家风教育。一个优秀合格的党员干部,应该爱家爱国爱党,缺一不可。“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家和万事兴的箴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自己的家庭有真情,才能够更加努力让更多的家庭变好变得更加温暖。 家风家教,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的。家风连着政风,连着党风,岳母刺字,爱国教育鼓励岳飞保家卫国,为国尽忠,成为了一代民族英雄;为官者“兴农事、重教化、救良民”,周家祖训让周恩来总理从小立志高远、立身严谨。不论时代怎样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的变化,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都是和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结合的。作为一个干部,更应该注重家庭家风,严格要求自己的家庭,作为一名党员,要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要大力弘扬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异乡工作的干部,难免会有思家之情。故乡这个词就是许多远在外地工作的干部心中一个难忘的存在。建设美丽家乡,振兴乡村,成为许多干部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在异乡工作干部,要有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念,将别人的家乡建设好,自己的故乡也会发展得更好。心存真情,亲情,友情,爱情。不忘家国情怀,不忘民族振兴,人民富强,努力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者:高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