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公示,在8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中,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位列其中。(光明网,9月16日) 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国际上的竞争尤为激烈。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不仅使解放军武器装备建设步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也使我国在国际上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而有多少人知道,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众多“无名英雄”一生忠诚的坚守与默默的付出,黄旭华便是其中一位。 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34岁的黄旭华参加了“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工作,是最早研制核潜艇的29人之一。没想到一干就是一辈子,三十年没回过家,隐姓埋名,用他的话说就是:“参加这项工作,当一辈子无名英雄,就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 为了尽快研制出我国自己的核潜艇,黄旭华和其他科研人员打破常规造船程序,边研究设计边试验生产。期间遇到的很多尖端技术性难题,在没有先进的计算方法和仪器设备的情况下,他们想了很多土办法,用算盘和计算尺,甚至用磅一点点秤的笨方法来解决核潜艇的重心问题。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仍然仔仔细细,毫无怨言的一次次调整,核算,却创造出了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研制速度。 正是全力以赴投入其中的 “痴”与 “乐”,让他无怨无悔的献身于核潜艇事业,甘愿为祖国的国防事业默默贡献自己的一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路就开辟出一条新路来走。黄旭华身上呈现的精神品质,是一颗共产党员的初心,是一个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怀。新时代更需要老一辈核潜艇人那不惧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更需要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和独特的创新基因。 作者:龙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