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cho_ODy7i 于 2019-9-16 23:13 编辑
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源自9月1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讲话》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纵观全文,我们不能不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烈自信。而这种自信绝非盲目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事实和社会实践的有力支撑。 记得《中国软实力》一书是这样表述的。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中国道路的根本意义和影响之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颠覆性和开创性。首先,从东西方文化上看,中国道路从理论、实践、文化、心理等各方面都颠覆了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西方道路、西方模式、西方中心论、西方至上等等诸如此类统治世界200来年的观念。其次,中国道路代表对正义、公平、进步、道德、真理等等一切人类精神价值的追求,是一种人类自我拯救的巨大力量,具有难以估量的精神意义、道德意义。第三,中国道路包括改革形成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和“依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由此推动世界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像。 这样的关于中国道路的表述,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看到了中国道路的巨大意义。 尽管表述方式不同,但这与《讲话》的蕴含有着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进而向强起来不断迈进的进程本身就正好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也是我们对于自身道路自信的信念所在,底气所在。 这正如《讲话》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的今天,在全国各族人民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讲话》的发表,不仅对继续做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更对凝聚共识,不断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自信,有着非凡的思想意义、政治意义,也是在新时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不断前行的行动指南。(华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