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5|回复: 0

对症施策是解“尾菜之困”良方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18

主题

12

回帖

1105

积分

记者

积分
1105
发表于 2019-8-30 09: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症施策是解“尾菜之困”良方

随着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收采、加工、运输、售卖过程中产生的尾菜数量急剧攀升,因其利用难度大、处理成本高,使得10余年的尾菜治理之路,成效不彰。(8月28日《半月谈》)

尾菜,俗称“烂菜叶子”,堆积成山的尾菜,若得不到妥善的回收处理,任其随意倾倒,自然腐败,轻则堵塞道路,恶臭弥漫,影响城乡容貌;重则污水横流,滋生病菌,造成环境污染。

都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那么制约尾菜“变废为宝”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一方面在于尾菜量大难消化。一个地区的蔬菜生产期相对集中,这一时段内的尾菜堆积量必然大幅增加,加之尾菜含水量高、无法储运的特质,采用传统的沤肥还田、发展沼气、加工饲料等处理方式,短时间内无法做到完全消化。另一方面,在于尾菜处理成本高。专业的工厂化处理生产线,“日处理尾菜量可达400吨”,然而每吨尾菜的成本高达百元,部分蔬菜种植大户和菜库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加之“利益至上”心态驱使,不愿承担尾菜处理费用,导致生产线建设少,使用率不高。

尾菜之困所折射的,其实是蔬菜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对下游产品开发不到位导致的“发展之困”,而要根除这一病灶,还需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和农户树立环保意识,同时要加大对堆肥还田、饲养蚯蚓等已成熟尾菜处理技术的普及,实现人人参与治理的良性局面;其次,政府要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建设、补助一批能高效率处理尾菜的设备,研发、引进一批可循环利用的生物技术,让企业和农户能“消化得起”尾菜;最后,要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强化尾菜治理监管,形成不敢随意处理尾菜的高压态势。(作者:姚绍芳)






上一篇:社会评论(一棵小草)
下一篇:我和扶贫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6 14:38 , Processed in 0.264626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