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延庆后不久,我就把自己的微信名改为了‘人民公仆’。”谢文征坦言,刚来延庆的时候,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角色的转换——如何从一名企业的从业者转换成政府的管理者。现在,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则是如何能高水平地完成冬奥会筹办举办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两份优异答卷。从风华正茂到沉稳干练,7年间,谢文征夙夜在公、恪尽职守,在冬奥会建设现场、在生态保护一线、在民生保障前沿都留下了他的汗水和脚步。(9月17日 《光明日报》) 从新闻中了解到,从北京排水集团副总经理岗位调任至原延庆县人民政府任副县长的谢文征在上任后不久便把自己的微信备注名改为“人民公仆”。虽然只是名称上的小小改动,但是却彰显出了他乐于奉献的情怀。 通过细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微信、QQ等新媒体的备注名称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出使用者这一阶段的心情,例如很多临近考试的学生把名称改为“考神”,很多在外拼搏的青年把名称改为“奋斗的青年”,也有很多失落的人们为自己起了“打不死的小强”等等。这样看来,小小的名称已经被使用者当成了“座右铭”,成为了他们勉励自己的最大动力。映射在新闻中的谢文征身上亦是如此,短短的“人民公仆”四个字,表达了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他对这份工作负责的态度,也表达了他想倾力奉献的“大情怀”。 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如何让这种“誓言”不停留在思想上,而是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不可否认,在当下懂奉献的干部很多,或是在报告和演讲中把奉献喊得响亮,或是在本子里工工整整的列出具体目标,然而能够说到做到的还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把这种情怀化作动力,用响当当的成绩为自己交上满意的答卷。 那么首先,就要继续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未来工作顶下目标的这种行为,并且在日常中敦促他们不要懈怠,坚持去执行;其次就要树好典型,多挖掘出一些像谢文征一样的好干部,让全体党员干部能够向先进看齐,形成良好的无私奉献的氛围,推动惠民事业蒸蒸日上。(韩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