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守诠释对党忠诚 最近,“守岛英雄”王继才的感人事迹广为传颂。32年,1万多个日日夜夜,“家就是岛,岛就是国”的执着坚守,打动了很多人。有人感慨:王继才坚守的不只是开山岛,更是民族的深情与祖国的大义,在海天之间,他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9月13日新华网) 坚守,缘于忠诚品格。“守岛英雄”王继才的事迹感天动地,更让无数党员干部深有感触,王继才的伟大,在于他为国守岛32年无怨无悔。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度过岛上艰苦而平凡的日日夜夜?除了天然的民族深情、爱国情怀,更因对党的无限忠诚。他用生命书写了人生最精彩夺目的华章,他用坚守诠释了爱党爱国的深情。王继才身上体现出来的忠诚流淌在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血液里,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品格。这种忠诚,根植于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极强的民族认同感和97年来中国共产党英明伟大的领导。 坚守,是本能的尽责。祖国的领土没有一寸是多余的,王继才早已把坚守孤岛作为毕生最重要最伟大的事业,每一天每一分的坚守都是他高度政治自觉的履责担当,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巡逻都是缘于他对党和国家的挚爱。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管身处何境,不管身居何职,都摒弃名利之心,跟从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挚爱之心,把本职工作履行好,以实实在在的言行兑现对党忠诚、报答人民的信任;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增强本领,以更好的姿态、更好的作为、严格的自律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坚守,是自重与自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中,面对诱惑,一些党员干部难免深陷权钱色的“泥潭”,自毁前程,令人扼腕。那些落马的官员,曾几何时也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德才兼备的,也曾是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一切的,但时日一长,便意志消减,在利益的“围猎”下丧失为官做人的基本底线,变得目无法纪、我行我素、恣意妄为,不但不作为、乱作为,还见利忘义、与民争利,甚至不知道组织的存在。作为党员干部,不能将自己等同于群众甚至“老板”“土皇帝”,自当涵养高尚情操、修炼党性,学会自警自戒自重自律;对于人生,须有更高的追求;对于人民,须有公仆的谦卑、悲天悯人的情怀、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对于自己,能始终无愧于心、严格要求,思想和行为上有错误倾向时,能及时自警自省、知耻后勇,始终保持一颗公仆之心、学习之心、自强之心、律己之心、自重之心、赤诚之心。 永葆初心、坚守本职、克己奉公,看似平凡轻松,却非容易。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待很高,党章党规党纪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很严;艰辛、清贫、劳累,是人民公仆要面对的日常。作为党员干部,要学会以吃苦为乐、以清贫为乐、以吃亏为乐、以造福于民为乐,增强“四个意识”,在漫长而艰苦的奋斗中,以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干出经得起人民和时间检验的业绩,这是对党员干部本职的最大坚守,也是对信仰初心的最好坚守。
作者:伍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