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敢于担当、积极进取的能官。“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新时代呼唤新志向,新志向培育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作为。面对上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殷切期盼,各级干部要把责任牢固扛在肩上,遇事不避事,遇难不畏难,以“安专迷”的精神,啃“硬骨头”,不满足于应付差事,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不但要过得去,更要过得硬。(8月19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党员干部在面对大是大非时,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要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始终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问题,在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想方设法把问题解决在职责范围之内,决不能推诿塞责、敷衍了事,切实提升执行力和落实力,真正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 爱民为民,主动作为。党员干部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汲取群众智慧,问计于民,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凑成一堆”,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说真话、报真情、做实事、求实效,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勤奋好学,攻坚克难。党员干部要提升“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人生境界,把对工作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作者:刘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