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中央、省、州、县下达的任务最终都是具体由基层贯彻落实,一些工作的推动从省级发文下达到乡镇,层层传递,到达乡镇时,能完成的时限已经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工作基层很难按照文件要求完成,上级检查并已接踵而至,这就不得不让基层打造“速成典型”“盆景典型”来应付检查,而上级检查往往“走马观花”,以“眼见为实”,只要台账和展板做的好,并可以成为“典型”,全县乃至全省推广。 “盆景典型”的背后,除了基层为应付检查只注重“面子”,不重“里子”的畸形政绩观,还有上级部门下达部分工作任务时未深入基层调研,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让有的工作在基层推进起来“行路难,难于上青天”。 要狠刹“盆景典型”的歪风邪气,首先基层要杜绝“报喜不报忧”的心态,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为了政绩,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都会选择花掉大量的财力、物力来“捂”住基层的问题,对于基层工作的开展毫无意义。其次,上级检查工作时,坚决杜绝给基层“通风报信”,“突击检查”才能看到基层真实的工作情况,在检查中,更需要上级部门俯下身子多听听基层老百姓的评价,把“眼见为实”和“耳听为实”相结合。同时,上级部门要多尊重基层的实践经验,鼓励基层敢于“试错”,不可用一次工作的失败而否决一位基层干部,让基层干部敢闯敢干,靠实绩说话,探索出真正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保苏桁)
|